2024 年 6 月 14 日,在长沙 SETLABEL 举办的 “创新驱动・融合发展”2024 年长沙市物联网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期间,湖南亿测物联传感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天群发表题为《从机械传感器到 MEMS 传感器,为监测工程安全传感》的专题演讲,系统阐述传感器技术迭代路径,展示公司在岩土工程监测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行业引领地位。
陈天群在演讲中从原理、性能、应用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两类传感器的本质差异:
· 机械传感器:依赖机械结构形变实现信号转换(如振弦式位移计),虽具备高可靠性,但存在体积庞大(单台设备体积可达 300mm³)、功耗高(工作电流≥50mA)、难以集成等局限,在复杂环境下易受电磁干扰。
· MEMS 传感器:基于微机电系统(Micro-Electro-Mechanical Systems)技术,通过硅基工艺将机械结构与电子电路集成于芯片级(典型尺寸≤5mm³),实现高精度(分辨率达 0.01% FS)、低功耗(休眠电流<10μA)、智能化(内置温度补偿算法),并支持无线传输与边缘计算。
他以公司自主研发的 MEMS 土压力盒为例,该产品采用压阻式敏感结构,结合有限元仿真优化膜片设计,在 - 40℃~85℃宽温域内实现 ±0.5% FS 的精度,较传统机械传感器提升 3 倍,已应用于延安新区大厚度压实黄土自动化监测项目,实时捕捉地基沉降数据,为工程安全提供关键支撑。
针对行业痛点,陈天群重点介绍亿测物联的技术创新:
材料与工艺革新:
· 采用氮化铝(AlN)压电薄膜替代传统硅基材料,将传感器耐腐蚀性提升 5 倍,适用于强酸强碱环境(如化工园区地下管网监测)。
· 引入 12 英寸晶圆工艺,通过三维硅穿孔(TSV)技术实现传感器与 ASIC 芯片的异质集成,单批次产能提升 400%,成本降低 60%。
智能化监测体系:
· 构建 “传感器 - 边缘计算节点 - 云平台” 三级架构,边缘节点集成轻量化 AI 模型(如卷积神经网络),可实时过滤噪声、提取故障特征,将数据有效率从 65% 提升至 92%。
· 云平台接入长沙市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,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监测对象的全生命周期状态,已预警 3 次地铁隧道沉降超限事件,避免经济损失超 2000 万元。
典型应用场景:
· 水利工程:在某水库大坝部署 MEMS 渗压计,实现 0.1kPa 级微小渗流变化的实时监测,较传统设备响应速度提升 10 倍。
· 高铁铁路:为沪昆高铁湖南段安装 MEMS 加速度传感器,结合振动模态分析算法,提前 6 个月发现桥梁支座老化隐患。
面对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的战略机遇,陈天群提出:
· 技术标准化:联合国防科技大学、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制定《岩土工程 MEMS 传感器测试规范》,填补国内空白,推动行业质量体系升级。
· 产业链协同: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联合实验室,攻关 MEMS 传感器芯片设计与制造工艺,计划 2025 年前实现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超 90%。
· 政策响应:依托《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公司正申报最高 1000 万元的招大引强奖励,用于扩建 MEMS 中试产线。
湖南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涛在活动现场评价:“亿测物联的实践印证了 MEMS 传感器在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领域的不可替代性。其技术路径为行业提供了‘硬科技 + 生态化’的发展范式,有望带动长沙形成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条。”
本次对接会吸引超 200 家企业参与,亿测物联与 5 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包括:
· 与某半导体厂商联合开发 “柔性 MEMS 传感器阵列”,用于地质灾害早期预警;
· 与长沙银行签署 “供应链金融” 协议,基于订单数据为合作伙伴提供低息贷款;
· 加入 “长沙市智慧城市传感器联盟”,参与制定城市生命线监测标准体系。